要不是“穹顶”和“裙子”转移了视线,因为“自由行”即将不“自由”引起的骂战可能现在还是刷屏利器。即使“穹顶”和“裙子”转移了视线,这样的骂战注定还是会卷土重来,就着不同的火捻炸响,弄得到处硝烟弥漫。
最近这些年此类骂战大都集中在大陆人和香港人、大陆和台湾之间,毕竟一水之隔的地儿,游客多,射程短,一记走了火的冷枪很容易就能引得乱射齐发没法收拾。这也使美国这个中国人跟自己亮剑的远洋战场被忽略了。
这也难怪,美国战场不过是最近这一两年才算成型。在《北京人在纽约》的年代,住在美国的中国人跟住在中国的中国人好像生活在互不相干的平行空间。虽然飞机航线和海底电缆早已开通,但有闲钱又愿意花来“穿越”的中国人在大洋两岸都不多见。我们心里再互相惦记,平常也只能狠下心摆出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各过各的。
(《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照)
西出阳关无故人,乡音无改鬓毛衰,偶有机会见面时亲还亲不过来,哪有机会吵架?我认识的一个华人导游80年代接待一个中国政府访问团时,被团友的一句“你们工作也挺辛苦的”给弄得泪流满面,“我就觉得一个人在外面苦了这么多年,终于见着亲人了,”这个一米八的大汉告诉我。
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段如童年般的黄金时代,美好纯真,心无芥蒂。皆是因为“从前穷”,当车、马、邮件都变得又快又便宜了以后,这样的日子,正如童年一样也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的美国每年接待200万中国游客,他们在美国期间的人均消费在7000美元以上。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超过27万,他们每年为美国贡献总共80亿美元的学费。中国人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额去年达到220亿美元,居外国投资人之首。从第五大道的名品店到韩国城的烧烤餐馆,到处都能看见成群结队的中国人。再也没人因为在他乡遇到祖国来的陌生人而激动得流泪了,互相怒目而视的倒多了起来。
3月3日,美国联邦执法机构扫荡了加州50多处华人经营的月子中心,对前来美国产子的中国妈妈和准妈妈们进行盘问。这次行动是因线人爆料这些月子中心帮助中国孕妇弄虚作假欺骗美国政府而引发的,线人的身份,外人自然很难判断。
但中国孕妇来美产子早就让美国华人看不过眼。她们申请政府医保,将来再借着孩子的光办绿卡来美国安度晚年,费用都是包括华人在内的美国纳税人买单。人民内部矛盾成了阶级矛盾,引发美国华人在网上痛骂中国孕妈妈们丢了中国人的脸。
(漫画:中国精英阶层新思路,生个美国娃全家去移民。CFP供图)
在纽约华人聚居的法拉盛,中国投资者哄抢商用楼使闹市区街边商铺租金在过去五年内大涨了四倍,挤走了很多已经在当地经营多年的华人小商家。在另一个华人聚居区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中国热钱投资盖楼引得在日落公园长大的纽约市立大学教授谭婉雯在她去年出版的学术著作《打造国际化移民社区》中警告,外国投资人只重回报不关心社区福祉的开发,最终会使本地居民遭殃。
常春藤大学每年招收亚裔学生的比例有不成文的固定配额,使需要奖助学金资助的美国本地华裔考生担心他们跟财大气粗的中国考生比处于劣势;加州名店门前随父母来美国旅游的中国小孩当街大便、中国人在美国超市里随意“试吃”的照片,都曾在网上流传,拍照者也大多是本地华人。
这些跟港台的“蝗虫”骂战连续剧如出一辙,放在一块儿看,很容易让人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崛起带来的最大矛盾不在中国人和外人,而在中国人和自己之间。
这是个令人心惊肉跳的结论,让我们想起“相煎何太急”的祖训,想起我们漫长的历史中似乎老是躲不开的兄弟残杀的魔咒,心中升起对前途的悲凉。但这种悲凉只能证明一件事:我们从小到大被灌了太多“血浓于水”的甜汤,心变得太过“柔软”和脆弱,勺子一碰锅沿就生出家破人亡的恐慌。
其实“本是同根生”的枝杈天生就注定要从同一片土壤中争夺同样的资源:我们都喜欢住华人区、读常春藤、逛精品店、买打折包、先人一步用上新版iPhone,哪能不争?这是个最简单的生存定律,根本不用大惊小怪。
至于与生存无关的口水,就只能怪人性。被移植到发达文明中的人就像件夹袄,里子里揣着辛苦挣扎,而面子上那一点点优越感,比不得起点不同的旁人,只能给自家人留着。就好像大叶子看不起小叶子,粗树枝看不起细树枝,“哲学系的学生看不起自己的先生”。那是一种“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的执拗,看到原本落在后面的人后来居上反客为主时,难免会不冷静。
不过我敢断言,在美国,中国人之间的争执无论如何都不会闹到骂对方“蝗虫”的地步。谁都知道,在一个连韩国人和日本人都可能被叫做“Chinese”的国家里,没人能耐下性子在背景不同的中国人之间找出细微的差别,自家人吵架抛出杀伤性炮弹笃定会把自己也一并炸到。
同根生就是同一株树,就算你不这样看自己,这个世界也会这样看你。
(本文原标题为:《同根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