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富不过三代”是中国人的一个魔咒,从白手起家,再到将家产挥霍殆尽,中国人仿佛进入了一种“过把瘾就死”的疯狂状态。美国人给了自己的观点:“过把瘾就死”直接影响了下一代的生存状态,富不过三代不是魔咒,是溺爱惹的祸。
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这似乎是人的本性。首代创业者竞竞业业、吃苦耐劳,创下偌大家业;二代人目睹父辈创业的艰辛,受到父辈的教育影响,也能够守住家业甚至有所发展;而到了第三代,他们从小沉溺于财富,只懂享受,家族基业自然要走下坡路。
然而再看看美国的老字号,比如在佛吉尼亚州的Shirley Plantation农庄,成立于1613年,迄今依然由同一家族在经营,已经是第11代了。为美国驻各国大使馆打造银器餐具的Towle Silversmiths公司也是世代相传的银器匠人,最早从事这一产业的祖先可以追踪到1690年。从17世纪到现在,期间经历了独立战争、南北内战等种种战乱,这些家族企业却还继续做着老祖宗做的事,把先人创立的品牌维护得这么好,从宏观来看这显然与文化、法律等大环境的因素相关。若是从每个家庭的小单元来看,美国人其实也有一套预防出现“败家子”的做法,比如培养孩子从小学会理财便是其中之一。
美国贫富分化明显,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金钱的魔力,对此也很好奇。许多孩子从小就会问父母:为什么我们家的房子这么小,而马丁家的房子那么大?我们家算是穷人还是富人?家里的钱到底够不够花?面对孩子的提问,许多美国父母会选择坦率地把自己的家底告诉孩子,让孩子来亲身体会家里花销的整个过程,以此教会孩子理财。
20年前,加州一位叫Scott Parker的父亲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他们家收入支出的细节,有一天从银行领取当月工资时,要求全用现金提款。当他将一万美元月薪用一个大帆布袋装回家,放到餐桌上的时候,他15岁的大儿子Daniel觉得爸爸好像是抢银行回来了。
父亲和孩子们盯着桌上的钱堆看了一会后,父亲便开始讲解税金的概念,首先把家里本月该缴纳的税金从这堆钱里取出来、放到一旁。然后又把捐给教会及慈善机构的钱也放到一边。接着就是每月付还给银行房贷的一大笔钱、每月购买食物的钱、出去看一次电影及参加足球比赛的费用等等。渐渐地那堆钱越来越小,最后能留下作为每月储蓄的就所剩无几了。
他的孩子们果然对父亲上的这堂理财课永生难忘。他们知道爸爸每个月挣回不少钱,可是几乎每一分钱都有它的用处,并不能用来做奢侈的事,花钱必须慎重。同时他们也亲眼见证了父母花钱背后的价值观,比如家里开销的第一笔钱是做为公民纳税的义务,第二笔钱则是献给宗教及慈善机构的爱心。先把这两拨钱留下后,才考虑家里的柴米油盐以及娱乐消费。
上面是相对富裕的美国人,经济窘迫的美国家长也照样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家境来传达自己的价值观。弗洛里达州的Andrea Dutton与丈夫离婚后,和她7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一起搬到了比原先小得多的房子。她坦率地向孩子们解释,有时为了摆脱糟糕的环境,人必须做正确的决定,尽管这个决定很艰难,尽管这意味着在经济上会丧失很多。她选择直言不讳地告诉孩子们家里的经济现状,既避免了他们因不明真相而滋生不必要的担心,又让他们懂得了钱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
父母在告诉孩子家底的同时,也让孩子来参与消费。住在佛吉尼亚州的家庭主妇Trisha Jones送她6岁和8岁的两个孩子去上私立学校,每月在电脑上付学费时总让两孩子坐她身边,帮她摁“付款”那个键,并告诉他们每人每天上学的学费是92.50美元,相当于买一套高级的塑料积木玩具的费用。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上学是一种特权,必须珍惜。为了送他们去上学,父母是做出了牺牲的。
孩子们在参与消费决策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合理的承担。麻州一位叫Rebecca Miller Goggins的妈妈,正当她女儿准备延长芭蕾课课时的时候,芭蕾学校的学费涨价了。妈妈便把账单给女儿看,让她必须做一个选择:减少芭蕾课时或减少别的消费。女儿决定不减芭蕾课时,可是自己会延长打工时间来分担芭蕾课的费用。
卡罗拉多州的Adams家,每个周日都让10岁和11岁的两个孩子一起审查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并参与决策。孩子们很快学会了做明智的选择。比如不去餐馆吃晚饭便意味着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钱用于去迪斯尼乐园游玩。如果去图书馆看书是免费的,而去Barnes & Noble书店购买书则意味着花钱买书、买饮料,你们愿意选哪个?
美国的孩子们就这样在了解自己的家底,并参与消费的过程中,学会了自己的承担,学会了把家里的钱当自己的钱来管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没有成为啃老族,成为败家子。文中一开始提到的那位Scott Parker的长子Daniel现在已经是有两个孩子的爸爸了,他很感激父亲教他花钱背后的价值观。他也准备将自己的家底如实告诉自己的孩子,就像他父亲当年做的那样。
一手打造富豪排行榜的胡润曾说:“在中国,一个企业能做十年就已很不容易了,能维持到第四代的可能只有0.1%。富不过三代有两个原因:其一,随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子孙渐多,所以到第三代的时候,他们手中各自持有股份,很难保证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其二,一部分企业发展的模式是第一代开创、第二代管理、第三代消费,可能到了后面,品牌还在,价值已经不在了。”
其实,“富不过三代”魔咒的奥秘就在于继承模式。个性十足的富二代已经开始从上一辈手中接收股权和企业管理权,未来十年将是他们接班的高峰期。如何合理安排家族的股权、职位传承,作为父母到底该给孩子留下什么?房子、车子,还是企业?
世界上没有比免费更贵的东西,如何传承财富,才能让后代保持对财富的“饥饿感”,而不失去创造财富的能力,显然只给钱是不行的,还要教给他们创造财富、保护财富的能力,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他们在财富的辅助下,拥有健康、积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