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 Up   Thumb Down Comments

凉食伤身有道理吗?高烫饮食习惯更该被华人警惕 -


  中国民间一直有着“凉食伤身”的说法。在医学科学界,这类说法会被归为一种迷信。但最近,这一迷信说法却被冠上了“科学”的帽子——“科普作家”范志红告诉大家:吃凉食对身体弱的老年人是不合适的,会造成严重后果。

  由于这番带有恐吓性质的言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坏影响,有必要在此正本清源。

  范志红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她的“原创”理论:第一是很多身体很弱的人,或者老年人,因为吃凉食导致健康状况恶化;第二是提出了一些理论,论证凉的东西吃进去怎么对身体造成损害。

  实际上,她给出的证据是不存在的,理论则是错误的。 

 

  先说证据。范志红在原文里对此一笔带过,既没有给出原始文献,也没有给出数据支持。这个“重要证据”只是范的臆断,如同以往她以亲身经历作为证据做科普一样不可靠,比如她以自己吃了海鲜后不舒服来论证海鲜蛋白不容易消化。

  个人见闻和个案都不能作为医学依据,这本是常识。全世界的正规医学教科书上没有一类病的常见病因或加重疾病的诱因是吃凉食,就连和消化关系密切的肝功能衰竭,也没有证据表明会因为吃凉食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紧急情况下医生还会用冰盐水洗胃。

  我们再来看看范志红给出的理论。

  医学科学界不认为凉食会对身体有伤害,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是凉食吃进人体后很快就会被加热到和人体一样的温度。对此,范志红用体表温度的个体差异来质疑胃对冷食的加热效能:“为什么有些人的手脚是温的,有些是凉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能确定食物仅仅通过了口腔和食管,到达胃里的时候就一定会变成37度的体温呢?”

  对于一个科普作家来说,这样的类比是不可思议的。体表温度和内脏温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理概念,体表温度随时在变化,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而且这些变化和差异大都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影响健康和生理状态;而内脏温度则不同,它必须保持在一个恒定而狭窄的范围内,这是内脏的功能和结构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不同种族的人,采用同一套体温标准的依据。

  另外,范志红误认为食物进入人体的加热是全部由胃来完成的,确切说是由胃的毛细血管完成的,她说“胃的温度降低时,还会造成血管的收缩”,“局部血管温度降低,还会导致血液的粘度增大”,说的显然是毛细血管。

  这又是不熟悉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学的外行认识。凉的饮食吃进去以后,并不是只靠胃的毛细血管来升温,经过口腔和食管的时候就要被升一次温,进入胃里以后,会立刻和胃的黏液混合,这是高效的升温。胃的毛细血管当然会给食物加温,但大血管也可以直接加温;不仅是胃的血管,胃周围所有脏器,以及这些脏器的血管还都可以给胃加温。人体内脏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产热,身体再弱的人也是如此。



  有许多人跟范志红一样,“感觉”喝了凉水或吃了凉食会不舒服,因此就认为吃凉食有害健康。这缘于大家对于临床医学中“感觉”概念的意味了解不够。

  对于消化系统来说,很多时候,“感觉”和是否发生了病变、以及消化功能是否正常并无关系。吃了凉的东西感觉不舒服,未必代表发生了病变,也不代表消化功能受影响,更不代表身体状态差。这种感觉是如何形成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现在看来,很可能不完全是一个生理问题,还可能受心理和文化因素所左右。

  顶着“科普作家”的头衔,利用残缺不全的知识,无中生有的臆断,以及无厘头的“原创”理论吓唬读者,给正常生活造成困扰,这显然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真正应该防范的,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高温饮食习惯。高温食物会直接烫伤口腔和食管,长期高温饮食会加大食管癌发病概率。

  即便是喝热茶,也应该尽可能等到茶水降至40℃左右或更低温度时再喝。

注:本文作者为医学博士、科普作家

Related Artic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