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 Up   Thumb Down Comments

吴军:美国的大语文教育给我们什么启示?


 
作者:吴军
来源:石榴北美移动课堂


编者按  美国的语文教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注重口头表达能力、严肃读物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在下面这篇文章中,吴军博士对比了中美语文教育,介绍了美国语文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对我们颇有启示。

计算机科学家、畅销书作家吴军博士博士是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原腾讯副总裁、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多年来参与美国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

我主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语文教育的情况。虽然你未必会到美国读书,学的是中文而不是英文,但是美国语文教学的很多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我这么讲有两个原因。

其一,如果拿中美两个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做一个有意义的对比,比如哈佛的新生和北大的新生比,MIT的新生和清华的新生比,或者中国一本大学的新生和美国州立大学的新生比,我感觉美国学生的语文水平要高得多;

其二,我们的语文教育比较单一,缺失的部分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自己补上。

首先,美国语文教学有三个能力方面的训练,很值得关注,如果你自己这方面不足,也应该有意识去补上。


01

口头表达能力


在美国,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不仅在课堂上,每一个人经常需要来讲自己写的东西、做的东西,或者对暑假的阅读材料发表看法,而且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会有5%-10%的成绩是由发表讨论意见来决定的。

一个上课闷着头听讲的好学生,这方面就可能丢分了。在课外,有很多事情既需要用到口头表达,也锻炼这方面的能力。这里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 申请私立大学时的面试;

• 暑期工作时的面试;

• 参加一些竞赛时的演示或者报告,做公益时募款;

• 讲演和辩论比赛;

• 需要口头交流的社会工作,比如校报、校刊的记者,学生会领导和办事人员等等。



我接触国内的一些人,大家觉得强调口头表达能力,在欧美文化的大背景下特别重要,但在中国可能重要性没有那么明显,毕竟古人强调“讷于言而敏于行”(语出《论语·里仁》)。

但是今天不再是过去的熟人社会,而逐渐成为生人社会,“讷于言”不再是美德。清华的毕业生一直被认为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但是据我对它在全球400多名企业家协会会员的观察,他们每一个人口头表达能力都很强,远远高出清华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口头表达这个能力,对于离开学校的人,如果过去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要及早补上。虽然高考不考,但是希望有孩子的家长可以注意,比如吃晚饭的时候,让孩子讲讲自己的作文是怎么写的、聊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02

严肃读物的阅读能力


坦率地讲,人不是天生有阅读能力,严肃读物的阅读习惯,更需要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它会让人受益终身。这个能力,光靠浏览网页或社交媒体可不够。

美国高质量的高中,学生们在每一个暑假大约要读10本严肃的著作,有些在开了学以后还要写评论,并且在课堂上做宣讲。

那些严肃的著作,既包括一些文学名著,比如《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奥德赛》等等,也包括一些受到好评或者影响力较大的人文社科著作,比如《21世纪资本论》《人类简史》等等。

我近年来读的一些书,很多是孩子的老师推荐的,比如《异类》和《贫穷的本质》。

哈佛大学给学生们开的书单,大量的是100多年前的非小说类有思想的图书。

即便如此,美国大学教授鲍尔莱恩的一本书《最愚蠢的一代》最近在美国亚马逊上热卖。作者认为,数码时代正在使美国的年青一代成为知识最贫乏的一代人,因为读的都是社交媒体上的垃圾。

我想,中国的年轻人,在有质量的严肃阅读上恐怕做得还不如美国同龄人。




03

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为生活服务的艺术。美国小学一开始给学生们教授的不是大量的单词、著名的诗歌等等,而是这样一些内容:


1.认识自己,能讲清楚自己是谁,家里的情况,家庭从哪个国家来等等;

2.认识社区;

3.世界是随时间改变的;

4.动物和植物;

5.理解周围的世界,什么叫做合理,什么叫做有逻辑;

6.团队合作



你看,他们的语文教育很实用,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他们认为,一个小孩子,如果连自己的家庭情况都介绍不清楚,语文水平恐怕是大打折扣的。

到了小学二三年级,美国语文教育的阅读策略,就上升到通过文字延伸思考,提出疑问并寻找答案。

再往高年级走,就需要通过阅读培养严谨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比如老师会引导大家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质疑,然后让大家讨论。

到了中学、大学,美国语文的学习依然会和生活挂钩。我们在前面介绍的很多内容,都涉及语文在现实中的使用。

介绍这些内容,是希望你能意识到,语文不是一门学校里的功课,更不是高考之后就可以扔掉的课本,而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基础技能。

美国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是,语文为所有课程服务,所有课程帮助提高语文水平。

写作显然是教学的重头,但是培养写作能力不仅仅在语文课上,还会在历史和人文地理课上。

在学习历史时,最后总成绩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几篇评论。甚至考试中,也会给一两个题目,让学生写短文。因此语文没学好,历史成绩就会受影响。

另一方面,历史论文的写作,其实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部分。我们在前面讲了论文和评论的写作,美国对论文写作的训练其实从高中就开始了。比如历史老师会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事件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在格式上是有严格要求的。它的背景介绍、印证推理,包括最后结论的给出,都需要符合规范,每一个例子和引用的观点都需要有出处。比较认真的老师甚至请图书馆的老师帮助核对这些出处。

不仅人文课程如此,美国的数学课和自然科学课也少不了写报告。很多老师会给学生一些额外提高成绩的机会,比如做一个小项目可以在期末成绩上加五分。这个项目的报告也涉及写作,而且是很规范的写作。项目做出来了,报告没写好,就会丢分。

美国语文教学另一个特点是,死记硬背少,实用为主,综合性强。

虽然英语的语法比中文严格,但是美国学校很少讲语法。

我记得有一次孩子不明白一个语法现象去问老师,为什么要用这个时态,老师的话让她很吃惊,老师讲“因为这样读起来通顺”。

实际上,美国中小学对语法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完成的,而不是背语法规则。

美国的阅读理解教学通常聚焦在三个方面:了解作者的写作策略(strategy)、写作技巧(skill)、风格和体裁(genre)。然后老师会让学生练习写作,根据人物、事件、主题和细节,来构造一篇作文。学完语文,能读能写,这是目的所在。

为了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裁的写作,语文教学中会留这样的作业:在读了林肯《葛底斯堡的讲演》后,让学生以一名南方士兵或者北方士兵的身份,给家人写封家信。

当然,在教学时,不管是文学性的评论、剧本、小说、散文、传记,还是跟生活有关的体裁,比如日记、书信、倡议书、研究报告、讲演,甚至广告和旅游宣传册,都会是阅读的内容,学生相应的写作作业,可能就是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或者根据剧本,写一个广告。

另外,美国语文的教学,常常会综合文史哲,他们认为这些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人真正的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价值判断力。为了保证学生将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美国语文教学会强调多元文化,因此在课文的选取上非常注意各种内容和观点的平衡。

这是让我以前没有想到的。


小结


美国的大语文教育,重视口语表达,重视严肃读物的阅读量,注重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最近几年,这些观念也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得到了提倡和尝试。

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可能哪一种教法或者学法就一定好,另一种就一定不好。中国的语文教学形成今天的样子有它的道理。但是,我们在过去学习中所欠缺的,我觉得可以借鉴美国教学的方式,自己补上。



版权说明:本文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鸣谢原作者及编辑 如有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