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 Up   Thumb Down Comments

台湾幼教取经德国: 玩,才是唯一正经事


 

作者:朱乙真
来源:台湾《未来Family》网络杂志
鲁稚的阳台  编辑



阳台按:德国的幼儿园,玩是天经地义的事。德国这一套幼教理念,传到台湾也传到大陆,都说不错,也说要学,但大多数幼儿园情况并无多大变化,孩子们还是一脸严肃,忙着上课写字。我们介绍此文,期望幼儿园和家长们思考。


家长可能认为小小孩在幼儿园中,就是要乖乖上课、学写字,为上小学做准备,但是在德国幼儿园任教的台湾幼教老师的庄琳君说,德国幼儿教育不教学科,而是让小孩玩得尽兴,从“玩”中学独立。

在德国,玩是幼儿教育唯一的正经事,这真得让我超震撼!定居德国的台湾幼教老师庄琳君(Kate)说。她曾经是台北双语幼儿园的“外教”,专门教学龄前孩子英文。搬到德国后,在柏林的双语幼儿园找到幼教老师的工作,工作3年,她在台湾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想法全行不通,每天都在重新学习中。


Photo from Running Free in German’s Outdoor Preschools, NY Times

在德国幼儿园的一天是这样的:吃完早餐后,孩子们和老师围成一个大圆圈,会弹吉他的老师拿出吉他,问孩子想唱什麽歌,会唱的大孩子跟著唱,还不会唱的就打拍子,大约15到30分钟,不想唱了,提早结束也可以。接下来,孩子们自己决定今天想做什麽活动,想和老师到户外探险的,就自己去换外出服;不想出门的,可以留在学校玩黏土、乐高、积木或拼图、乐器、画水彩。

吃过午餐,中午12点开始是午睡时间。不想睡午觉也OK,安静地到另一个教室看书、玩拼图或画画都可以。下午起床吃过点心后,又再选一次想做的活动。然后一直到爸妈来接回家。

学前准备在哪儿?有啊。孩子得学会修玩具、管理时间、制定计画、搭配衣服、整理东西、和人相处、自己做决定的“能力”,才算“准备好进小学”。

这些“能力”要怎样获得?答案是:不停地玩!


Photo from Running Free in German’s Outdoor Preschools, NY Times


01

德国大不同:
不教“智育”或学科


老师不会在黑板上写数字,让孩子认识123。想让孩子有数字观念,就利用孩子玩车的机会问他:“你这里有几部车啊?”然后数给孩子听,一部、两部、三部车,久了自然就学会了。

德国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离开前不是提醒孩子“要听话喔”、“要专心上课喔”,而是要他们“玩得快乐”。好好玩、认真玩,最好玩得筋疲力尽、一身泥泞回家,才能算是丰收的一天。

德国幼教老师的第一使命,是让孩子“每天都能享受不同学习带来的快乐”,祕诀是将主导权还给孩子。

德国孩子从1岁有理解能力开始,虽然还不能用言语表达,就要尝试找出自己的喜好。每天上午,老师会拿出有公园、积木、黏土、画图等等图片的板子,问孩子“今天想玩什么”,站不稳的小小孩也会慢慢走到板子前,拿贴纸贴到他想做的活动图片上。


02

德国大不同:下雨也要玩


决定要到户外探险的孩子,就跟著老师徒步10分钟左右到附近的公园,有时则一起坐公车或地铁到远一点的地方,“每天出去户外探险,可是德国学前教育的重头戏!”除非下暴雨或是摄氏零下10度大风雪,不然出游计划绝不会取消,“德国谚语说,只要穿对衣服,每天都适合出去玩。”

到了公园就是孩子自由玩乐时间,溜滑梯、爬树、玩沙、捡松果、钻到树丛里。老师通常只会在远处注意孩子,不会带领孩子一起玩,更不会瞻前顾后看着孩子。庄琳君透露,德国老师和父母心脏都很强,就算再小的孩子摔倒了,老师也不会一个箭步冲去帮忙,而是观察几分钟,让跌倒的孩子试着自己爬起来,真的没办法才会去扶一把。


Photo from Running Free in German’s Outdoor Preschools, NY Times


03

 德国大不同:孩子自己想怎么玩


“孩子总能找出让自己快乐的游戏,”庄琳君说。树枝可以是宝剑,沙子其实是做饼乾的麵粉,落叶小石子也可以变成下午茶的点心。简单的素材玩出最多花样,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就这样一点一滴的养成,无形中也建立起和自然的关係。
    
班上一个刚满1岁的孩子,因为还不会走路,到公园里只能坐在沙堆上四处张望周遭的环境。庄琳君发现,孩子用小手抓了一把沙放在手心上观察,然后慢慢将沙从指缝间落下,落光了再抓一把。整个过程就像正在进行一个重要研究,大概维持了15分钟,一点不厌烦,“走出户外,才可以看到世界真正的样子,和坐在教室裡看图卡,完全不一样。”
 
 
德国幼儿园开放的玩乐方式,启动学习能量,孩子每天都得动脑筋想想有什麽可以玩。在庄琳君工作的幼儿园,每星期有一天是“无玩具日”,老师把玩具全部收起来,孩子们从在教室裡玩躲猫猫、把椅子排排放当作小火车,到捡拾待回收的大纸箱,凹折成一个角度就是溜滑梯,最后还把纸箱撕成好几块大纸板,一下玩拼图,一下拿胶带,把纸箱重组成汽车或飞机,一个纸箱玩了大半天,让庄琳君见识到,德国孩子不停重複发想、破坏、重建的过程,小小孩子透过玩,培养出各种能力。


04

德国大不同:
少纠正错误、等待孩子自己学


庄琳君说,德国孩子每一步学习都是为了将来的独立做好准备。生活自理是德国幼儿教育的必修课,不论老师或父母都非常愿意等待,不会因为赶时间、嫌麻烦,就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和乐趣。

庄琳君班上有个2岁的小男孩迈克斯,第一次成功把裤子穿上时好得意,庄琳君一看,啊!穿反了!屁股被原来应该在裤前的拉链卡住,露了一大截在外面,但她还是开心的和麦克斯击掌,下午妈妈来接麦克斯时也开心恭喜儿子。从头到尾没有人提醒麦克斯:他的裤子穿反了,几次以后,他自然就会知道要把有拉链那一面穿到前面来,如果一开始就纠正他,也许孩子就失去“自己做”的勇气。


photo from DW


05

德国大不同:
不介入孩子纠纷 不问谁霸凌


在德国的幼儿教育观裡,0到3岁的肢体攻击行为是发展阶段必经过程,持续到4岁后则是同侪霸凌问题。一位被霸凌的孩子里欧的家长告诉她,游乐园和公园是属于孩子的世界,“那裡的游戏规则不是大人说了算的,里欧不能一直害怕比他高大的孩子,他若不想接受别的孩子订的规则,得自己找出方法。”

果然,里欧逐渐发现,有很多方式比边打边哭更能有效制止霸凌行为,他现在会用坚定的口气大声说“Stop!”要对方停止,也释放出“我不怕你”的讯息。
 

▍往期回顾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级才真正爆发!那么,幼儿园到底该学什么?
如何选择幼儿园:最重要的往往最被忽略
女儿在幼儿园遭到了孤立,孩子的社交比想象中更残忍
德国幼儿园只教这些!8000万德国人却承包了全世界一半的诺贝尔奖




看更多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milan-2126

Related Artic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