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朱达·黄(音)在中国一家生产不粘锅涂层的公司工作,这是全球供应链的一环,该公司生产的材料被广泛用在商店出售的烤盘、煎锅等厨具上。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8日报道,这些厨具在中国生产,但生产它们所需的大部分材料却不在这里生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几年前。为了生产涂层,黄先生需要从美国和德国的跨国供应商那里进口涂料和粘合剂等。
如今,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部门普遍发生的变化一样,他改为从本地供应商那里采购超过70%的原材料。
作为公司技术负责人的黄说:“所有这些原材料,现在中国都有人在生产。”
中国这个过去的世界工厂,如今在世界供应链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并因此引发了全球贸易模式的变化,中国在国外的采购变少了。
从铝到晶片,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国把这些东西制成手机和烤架等各式各样的商品,并销往全世界。多年来,这种模式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而现在,这些贸易活动正在萎缩,这不仅冲击了中国的贸易伙伴、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让唐纳德·特朗普等质疑全球贸易的政治人士更有话说。
1990年以来,对中国的出口差不多每年都在增加,但去年下跌超过13%,据称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年。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去年创下新高,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进口减少且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都在放缓,同时商品供应过剩。但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越来越多地在国内解决制造业需求,努力用国内原材料取代进口材料,特别是在半导体和机械等利润丰厚的领域。
这让很多全球制造商感到不安,这些公司在低端生产领域已经输给中国的竞争对手,它们希望在高端产品和高科技材料方面保持领先。
德国爱卡特殊效果颜料公司在珠海的负责人说:“最高端的产品这里还没有。”他指出,中国竞争对手仍无法保证某些生产难度极高的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但在很多东西上,他们确实正在进步。
根据数据服务商万得资讯提供的数据,去年,中国进口的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零部件及原材料的总值,比上一年下降15%,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降幅最大的一年。
造成上述数据下降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出口商在生产中越来越少地使用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有数据显示,中国出口产品中使用进口原材料的比例,在过去10年里平均每年下降1.6个百分点。
美国的威尔顿公司在中国生产烤盘,该公司执行副总裁詹姆斯·希尔说,公司过去使用日本或韩国的钢材,因为中国钢材的缺点太多。不过他说,随着中国钢材质量提高,工厂现在开始在本地采购,这意味着该公司的烤盘,包括涂层原料在内,如今几乎全都在中国生产。
中国曾对陶氏化学和伊士曼化工等企业采用反倾销措施,理由是这些公司在中国以过低的价格大量销售产品,破坏了中国相关产业。
为了打造国内的高端制造能力,中国宣布了一项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到2025年,还要将这一比例提高到70%。中国每年为此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中国政府承诺为技术创新投入更多资金。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在生物技术和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进口同比减少5%。
朱达·黄(音)所在公司的技术人员讨论不粘锅涂层的生产(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