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 Up   Thumb Down Comments

军民融合能“融”出什么?


中国控制与指挥协会

近日,习总召开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其中,会议报道中有这么一句话,掷地有声,胜过10颗原子弹。这句话是:“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这句话有那么大的威力呢?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两个概念:

一是什么叫军民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不是军队和民兵如何发展,而是军工制造与民品制造融合发展。这里边至少包括四个层次的融合:第一,智慧融合。包括概念、设计、软件、创意等。这是最高层次的融合。第二,技术融合。军工技术可以支援民品制造,民用技术可以为军工发展服务。第三,装备制造业融合。像飞机、轮船、汽车、发动机、火箭、卫星、通讯、网络等装备制造,可以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第四是服务融合。像超算、云计算、金融、外包、大数据等等,除保密的部分外,共享共建。这样一种多层次、全方位融合发展融出了什么呢?

第一融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的说就是把生产这一边的改革做好,多供给适应需要的好产品给消费者。现在的中国,军工和民品生产各有优势,国防科技如核工业、航天、导航、传感、量子、激光等世界领先;民品如高铁、移动通讯、云计算等独步全球。两者割裂,就等于人人手里攥着半个引擎;两者融合,就等于人人手里都有了一个完整的引擎。一加一产生了大于二的效果。这些东西生产出来,军队有了好枪炮,百姓有了好面包,供给侧改革,有了好成效。

第二融出了生产力大解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将来,还是最直接的生产力、最直接的战斗力。特别是在智能化时代,打仗冲在最前面的很可能是无人机、机器人、仿生作战器;制造站在生产线上的,也将以机器人、机器手等为主。在军民隔绝的情况下,民品制造业只能依靠地方科技力量研发,而军队研发出来的大量先进科技则丢进仓库里,哭无用武之地。实施军民融合发展,一下子就把这些科技产品释放出来了,毫无疑问就是把大量的第一生产力释放出来了。这对于我国适应引领新常态,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必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融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加速器。现在,全球性的军事革命风起云涌,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一种是迎头赶上,站在全球军事革命的潮头,一举掌握赢得战争的绝对优势;一种是坐失良机,再度被美国等发达国家抛在后边,形成代差劣势,难以履行为“中国梦”保驾护航的使命。综合分析前几次军事革命,笔者认为,自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拥有了引领世界军事革命的机会。这里包括网络战、太空战、高能战、智能战、信息战以及超视距点穴斩首战等等。在所有这方面,中国均拥有全面突破的能力。问题是,时不我待,西方敌对势力不可能眼看着被中国超越而无动于衷,它们时刻在为以战争阻断中国的强势崛起而坐着舆论、外交和军事准备。中国必须抓住时机,加快速度,在它们尚未完成准备之前实现弯道超车、代际跨越。军民融合发展,从而调动全国全军之力修武强军,无疑可以大大缩短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速度加快一倍,而时间和成本将能够节省2/3。这不比爆炸10颗原子弹的威力更大吗?

什么叫国家战略,国家战略顾名思义就是由国家制定并推行的战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所以,举凡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都是党政军民学一起上的,因此也是能够立竿见影、迅速见到成效的。像什么创新型国家战略、依法治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等,无一不成为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动机。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益处是如此之多,一旦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所爆发出来的巨大潜能和活力,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一支腾飞的翅膀。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的军力将迅速扩大,中国的科技研发水平和制造业水平将迅速上升,中国力量将更加强大。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面前,任何敌对势力都将嚣张不起来!

来源: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Related Artic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