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教追求的“羽化登仙,长生不死”,到北欧神话中“青春女神伊顿与她的金苹果”,自古以来人们便对“长寿”有着无尽的向往,但多少追求长生的故事都以失败告终。
上世纪30年代,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入能够使大鼠寿命延长近一倍!这是人类第一次切实地感受到“生命是能够被延长的”,逐渐拨开了衰老和延寿的面纱,化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除了动物实验成果喜人之外,人类试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一项由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联合开展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体长期热量限制试验显示:在长时间(约2年)热量摄入降低14%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改善衰老标志物以及长寿预测指标。
“八分饱”会从多方面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民以食为天”此话不假,饮食与寿命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今天,热量限制仍是最有效的延寿手段之一。
此前,顶刊Nature上刊登的研究便从基因角度切入,证实了“限制饮食延寿”的深层机制——基因的平均转录延伸速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会导致转录更易出错以及质量的降低,最终导致机体的衰老;但限制饮食可以减缓基因的转录速度,从而延长10-20%的寿命。
限制饮食的延寿作用(图片来源:Nature)
不过在以往的文章中,研究者更多关注得是“八分饱”摄食量与“延年益寿”之间的关联。但近日,Science的重磅研究Effects of hunger on neuronal histone modifications slow aging in Drosophila却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饥饿感本身足以延长寿命,而非食物摄入量影响了衰老。
具体来说,饥饿的神经状态起到了调解衰老的作用。在限制支链氨基酸(BCAAs),或激活调控饥饿的神经元使个体进入饥饿状态后,即使增加了进食量,依然能够延长寿命。
简单点说,只要感受到饿了,你就开始“续命”了!
饥饿感,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为了使实验果蝇达到饥饿的状态,研究者减少了实验组膳食BCAAs的摄入量,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低BCAA组果蝇反而摄入了更多的食物,这意味着减少饮食中的BCAAs会导致更强且更持久的饥饿感。
与高BCAA组相比,“饥饿”的低BCAA组摄入了更多的卡路里、总氨基酸以及碳水化合物,但寿命明显更长!
研究者总结道:是饥饿感本身,而非摄食行为或食物能量特性,减缓了衰老的发生
事实上,饥饿感来源于编码进食动机的神经元群。为了再次确认“饥饿感本身能延寿”这一学说,研究者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方法——光遗传学技术,即每天12小时采用红光照射刺激果蝇的神经元,诱导饥饿状态的产生。
结果发现,饥饿的果蝇们见到食物后真的会“大炫特炫”,它们的摄食量是对照组的2倍!但相比之下,实验组的果蝇居然还更为长寿。
再次证实,饥饿感才是“延寿之本”。
当然,一切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基因的改变。在低BCAAs饮食的一周内,果蝇的头部和大脑中组蛋白H3丰度以及组蛋白H3K9乙酰化明显下降,而正是组蛋白H3.3表达量的急剧增加刺激了果蝇进食。
这种较长时间的饥饿感,好像还改变了果蝇体内消耗的蛋白质数量的设定点,从而对衰老产生有益的影响。
支链氨基酸BCAAs会改变组蛋白乙酰化和H3丰度
正如本研究的通讯作者Scott Pletcher博士所述,本研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发现——食物提供的营养多少并不是“热量限制”益处的关键,而饥饿感本身就足以延长寿命。
看来“饥饿感”才是那块“唐僧肉”啊!如若又想炫饭又想续命,只能期待科学家早日找到一个刺激人类饥饿感的方法了~(不过话说回来,饥饿感才是最难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