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悦欣
来源:Vista成长实验室(ID:vistaedulab)
嗨,这里是《vista看天下》旗下的教育团队:vista成长实验室。我们关注教育,更关注人,陪伴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既希望孩子成功,又希望孩子幸福。既要应对国内不断变化的教育政策,又要思考国际形势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尤其80、90后的家长,大都是考一代出身,从应试教育中挣扎出来,如今又要带着孩子投身其中。
现实压力与反思动力,让人总是想不断追问:到底应该如何养育孩子?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罗纳德·弗格森和资深记者塔莎·罗伯逊历时15年,采访了超过200名成功人士及他们的家长。
罗纳德·弗格森
塔莎·罗伯逊
从这些访谈中,他们发现,那些高成就孩子的家庭背景殊异,生活境遇有别,但父母采取的养育方式却惊人地相同。
因此,他们在《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一书总结出一套战略式教养法则,详细解释了这些父母在孩子成长阶段适时扮演的8种重要角色:早期学习伙伴、飞航工程师、救援者、启发者、哲学家、榜样、谈判专家、全球定位系统。
01
贾雷尔从小跟着母亲辗转在美国各大贫民区的收容所中。饥饿、贫穷和暴力成为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转眼贾雷尔20岁了,此时他已经从哈佛大学毕业,并且在教育事业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一个学校的校长,也是史上最年轻的校长。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贫民窟的孩子发生了如此震惊的逆袭?这一切要归功于他的母亲伊丽莎白。
22岁那年,伊丽莎白怀上了贾雷尔,在怀孕伊始,她便开始阅读各种育儿书籍。在母子二人辗转于各大收容所期间,伊丽莎白便开始使用闪卡教贾雷尔认识颜色、数字和单词。
在贾雷尔学龄前,伊丽莎白便去早教中心做志愿者,将学到的东西一点点运用到儿子身上。公共图书馆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读书成为了家里最核心的活动。
尽管身无分文,伊丽莎白依旧不让孩子错过任何活动,从游行到免费的儿童节活动。她随时随地都在给孩子教学,在公交车上、在马路上。
这些都是伊丽莎白做的最简单的事。如果要总结她的育儿经验,那就是她在无形中践行着「战略式教养法则」。
罗纳德和塔莎深入研究了众多杰出人士的人生,某种非同寻常的事实浮现出来:同样的养育原则塑造了同样的基本人生阅历。
阶级似乎无关紧要,种族也不关宏旨。快餐店职员父亲,与广受尊敬的法官母亲,秉持如出一辙的成功的养育理念。
这些家长被称为大师级父母。他们这一套战略式教养法则的核心是那些帮助孩子发挥最大潜能和获得幸福的战略选择。
这些高成就孩子的父母大多数并没有上过最好的学校,有几位甚至连高中都没毕业,但都会在孩子5岁之前教授孩子简单的数字概念,认识基本词语,平等地与孩子对话,尊重他们的想法,用心思考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这些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都同样坚持不懈地抽时间、找资源,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他们还用自己的成长故事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明白,父母希望他们具备什么样的品质,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是,他们从不试图把孩子塑造为自己曾经梦想成为的那种人。
这本书源于哈佛大学「父母如何养育我」项目。哈佛毕业生构成了这项研究最大的对象群体,但这不意味着标准化成绩是衡量高成就孩子的唯一标准。
如果要用一个术语来描述这本书中的杰出人才,那就是「充分实现自我」(fully realized)。他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仍然在成长。
因此,作者归纳出一道养育公式:充分实现自我=使命感+自驱力+才智。
02
大师级父母是不是虎妈狼爸?答案是否定的。
大师级父母与虎妈狼爸有相似之处,比如他们像虎妈狼爸一样强烈希望孩子是聪明的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遇到学习困难不轻言放弃,成年以后事业成功、收入丰厚。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虎妈狼爸的区别。
不同于虎妈狼爸,大师级父母着意把孩子培养成独立思考者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决策者。他们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当然,孩子们必须学习学校规定的科目。
如果需要父母投入时间或资源来支持某项特定的爱好,大师级父母会要求孩子证明该投入确有价值。即使希望孩子选择另外的兴趣,大师级父母往往也会让孩子主导,因为他们是在帮助孩子成为独立的决策者,让孩子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孩子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只要理由充分,不怕劝说甚至挑战权威人士。
美国外交官大卫·马丁内斯小时候喜欢爬行动物。他的父母从小就给他订科学期刊,会花几个小时和他一起在沙漠里手机蜥蜴蛋。他们了解,这是孩子的热情项目,不仅满足他对蜥蜴的好奇、增加他的知识,他还学会精熟自己的兴趣所在。
大卫回忆说:“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我告诉爸爸,我看见后面的岩石上有一只蜥蜴,爸爸就带我回过头去找,发现它真的在那儿。”
大卫觉得朋友父母对孩子的兴趣就没有那么包容。“他们会说:‘什么?爬行动物?那不行,我讨厌蛇。我们给你买一条狗,你就该满足了;或者我们想让你养鱼。’我父母就没有那样做。”
看到大卫对动物满怀热情,父母就鼓励他:“大卫,看看你能说出多少种恐龙的名字?”“这儿有一副拼图,有150张图片,都是雨林里的青蛙。”
大卫当然愿意听他们的了。
虽然大卫最后没有成为科学家,当了外交官,但他学会了所有技巧和成功心态。
而他弟弟丹尼尔喜欢过山车。每次一家人外出度假,父母都会带着他们去当地的游乐园考察过山车。
丹尼尔热衷细节,并学习了关于过山车的所有知识,包括过山车的机械学,他也由此学会了科学和数学技能,并且对两者都有偏好。“对过山车的热爱就是我想主修机械科学的原因。我想成为过山车设计师,所以还在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学习机械工程对我最合适。”
最终,强烈的童年兴趣让位于更加成熟的目标。大学上到一半时,丹尼尔放弃了设计过山车的想法,但他说:“我想,作为工程师的我可以做一些其他有趣又有益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坚持了下来。”
对此,罗纳德说:“大部分父母不会花时间带孩子去沙漠看蜥蜴,或到处坐过山车,这对父母较大多数父母多走了几步。你要多允许孩子「不听话」,去喜欢你不想让他们做的事。”
这些高成就孩子之所以取得大成就,并不是被迫为之,而是因为父母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学习上,然后提供继续学习所需的资源。
03
如果大师级父母成功扮演了战略式教养法则中的8个角色,那么是否意味着他们的孩子都将成为超级明星?并非如此。那么,大师级父母怎么会培养出不成功的孩子呢?
这也正是罗纳德考上康奈尔大学后所困惑的。他进了一所常青藤名校,有着光明的未来,而他的弟弟却流落街头,贩卖毒品,最终早早离世。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罗纳德觉得比起自己的父母,外婆才是他的大师级父母。外婆常和他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让他对学习产生渴望,而且产生正向循环。
而他的弟弟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教育,哥哥的成功甚至成了弟弟的阴影。“正如一个优秀的学生会扭曲班上的等级评价标准一样,因为老师会根据曲线进行评定,而成绩优异的兄弟姐妹也会扭曲较小孩子的认知,让他们不确定自己要考多少分才算成功。如果父母或其他成人不明确干预并提出更合理的标准,孩子出于沮丧或绝望的情绪可能变得不明智,甚至放弃学业追求。”
想起弟弟的悲剧,罗纳德觉得很内疚,觉得也许是自己把弟弟从更有成就的道路上挤了下去。“早期接受强烈刺激的孩子比没有获得特殊关注的孩子更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对于一个在很小的时候智力就得到开发的孩子来说,世界就像一个房间,有人为他打开了电灯,或者把微弱的灯光调亮了,世界变得一片光明。”
而且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养育了不止一个成功孩子的大师级父母会了解每一个孩子,并不断调整养育方式,采取对每个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大师级父母都是孩子的学生。
罗纳德有3个孩子,他会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也尽量不在他们面前做比较,但孩子自己仍然会比较。“一个家庭里也许有一个孩子比其他兄弟姊妹更容易成为超级巨星,他比较成功、比较突出,但父母要有警觉,去鼓励那些原本比较挣扎着不被看好的孩子,让他们知道我们同样爱他、支持他、要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04
「Vista成长实验室」对罗纳德·弗格森进行了专访:
V=Vista成长实验室 罗=罗纳德·弗格森
V:在中国,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鸡娃」,这算是「早期学习伙伴」这个角色的一种吗?
罗:不是的,「早期学习伙伴」是「玩耍伙伴」,主要目的是和孩子一起「玩耍」,跟掌控孩子的「鸡娃」模式是不一样的。而且让孩子在高压和紧张的情绪下去强迫他们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更不是一件健康的事,这样孩子一定会出现一些精神问题的。
「早期学习伙伴」是为了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所以这就不能算教育「内卷」。
V:成功者的父母要扮演8种教养角色,听起来很困难,压力很大……
罗:父母是不自觉地扮演了这8个角色,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要帮助孩子的想法,也了解孩子的喜好,就会去想尽办法、甚至牺牲自己,去帮助孩子。就像你开车去旅行,你会先有个目的地,然后看看该怎样去。你可能不会在一开始就确定要怎么走,但随着旅途,你会决定在哪里转弯或要开多快。你有目的地,你就会想办法到达,即使走错了,也会转过去。
目的地就象征着你希望孩子变成怎样的人、具备怎样的特质,例如好奇、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等。
例如哲学家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来回答他的问题。他们尊重孩子的提问和思考,认真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不会给个简单答案就走开。虽然面对的是「孩子」,但其实是和他们希望变成的大人说话,所以他们花时间和孩子沟通自己的想法。
V:如果孩子接受能力比较低,那家长应该怎么扮演好这8个角色呢?
罗:造成孩子接受程度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度不够,也可能是由于孩子本身的性格原因。这个时候,家长首先需要反思,是不是之前逼迫孩子做过并不适合他们的事情,比如孩子更适合做「音乐家」,家长却强迫他们成为「数学家」。
所以核心就是一定要明白孩子具体对什么感兴趣,并且支持他们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V:有读者认为这本书是给精英父母的建议,自己孩子不可能上哈佛大学,就不需要阅读了?
罗:2009年我之所以在哈佛大学开始「父母如何养育我」这个项目,是因为有一位韩国学生告诉我,当她考99分,妈妈就会问,「那一分到哪里去了?」她认为若自己不属于那顶尖的5%,就是nobody (一无是处)。
但那是不对的,因为真的只有5%的人进得了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学校、如果这样要求或定义成功,会让其他95%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失败了。
如果所有父母都这样要求,就是要求一件不可能的事。
2019年11月,我们曾经来到中国。记得有一位中国妈妈说,他10岁的儿子只想当警察,这让她非常焦虑和紧张。我们告诉她,在美国每个10岁孩子的志愿都是当警察,请这位妈妈协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热情项目。在美国很多父母会鼓励孩子去做自己爱做的事,而不是做父母梦想或期待的事。
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会说,竞争压力大是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进哈佛这类顶尖学校。但要求每个孩子都进顶尖学校,就是强迫孩子失败,对孩子不公平。
书里定义的成功,并不是把孩子送进哈佛,而是让孩子成为充分自我实现的人,找到自己的意义和目的,并且下定决心,承诺去追求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物,并且培养自己有能力去实践。
书中有一个启发者角色,就是父母带领孩子看到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但不是让孩子自生自灭。从中选择方向的是孩子自己,而父母则是救援者、全球定位系统、榜样、谈判者,支持孩子去完成。
V:父母要对孩子有高期待,又不能太逼迫,要让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未来的路,那条界线到底在哪里?
罗:假设你知道孩子的能力、兴趣,他们也正在做自己有兴趣的专题,若遇到困难,身为父母你不会允许他们连试都不试就放弃,你会要他们坚持下去。如果孩子需要费力学习某个能力,他们会在其中成长,最后学到了,这样的努力会有收获。
但是,鼓励 (甚至短期内强迫)孩子去坚持某些学习,和长期强迫孩子去学,或去做一件他不喜欢的事 (通常也不是最擅长),是不同的两件事。
虽然我们的案例的确蛮多是进入哈佛等顶尖学校,但他们抵达哈佛的路上,父母都允许他们追随自己的心、自己设定目标,而非父母强迫他们进入这个「成功」模式。
V:每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也有教养理论说,当「够好的父母」就好,跟书中强调的大师级父母有冲突吗?
罗:没有父母是完美的,大多数都尽力当好父母。每个人都在回顾时都会觉得,当时若做了不同的事,今天孩子就会不一样。
亚洲父母为了培养出顶尖的孩子,给自己极大的压力。部分原因在于那个社会文化和系统——父母的社会地位要依赖孩子的成就如何。所以可能父母要对自己诚实一点,去质疑,为何孩子进入顶尖大学对我这么重要?因为你朋友的孩子表现得比你自己的孩子好?
亚洲父母可能不要对自己那么苛刻。我们建议孩子要找到自己的热情项目,我想父母也应该自由地去寻找自己的热情项目,充分地实现自我。
再好的说教也替代不了良好的示范。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