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并非洪水猛兽
近些年,很多人对胆固醇退避三舍,尤其是一些身体出现了“三高”问题的老年人,更是把胆固醇当作洪水猛兽,认为胆固醇是有害的,恨不得天天吃素。甚至最近有消息称,一些老人因为害怕体内胆固醇太高,术后都不吃鸡蛋和肉,导致伤口迟迟不能愈合。那么,胆固醇在人体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真的越低越好吗?
人体每个细胞都需要它
首先,我们要明确,胆固醇不是有害物质,而是构建人体细胞的一种“建筑材料”,每个细胞都需要它。人体每千克体重中就含两克的胆固醇,换算下来,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大约是120克。
胆固醇在人体内主要发挥四方面的功能:一是构成细胞膜;二是转变成胆汁酸盐,胆汁对消化脂类物质十分重要,而胆固醇是胆汁制造的原料;三是合成类固醇激素,比如皮质醇、睾丸酮、雌二醇等;四是调节脂蛋白代谢。如果缺少胆固醇,人体多方面功能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胆固醇过低增加患病风险
若人体内胆固醇含量过低,有可能增加疾病风险。早在1994年,美国心脏协会胆固醇问题特别工作组就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总胆固醇水平低于160毫克/分升,与癌症、出血性中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1999年,美国杜克大学发现,体内胆固醇含量低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问题。荷兰研究者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体内胆固醇含量较低的中年男性,比其他男性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日本学者在2011年公布了对1.2万名中老年人近12年的跟踪数据,发现低胆固醇水平会把死亡风险提高50%左右。
还有一些研究也发现,胆固醇水平太低和太高一样,都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我国学者在2019年就已提出,胆固醇水平过低的人,发生脑出血的风险会大幅度上升。
吃素降胆固醇,作用不大
很多人认为,多吃素可以更好地控制胆固醇。实际上,人体血液里的胆固醇,大部分不是吃进去的。
研究发现,即便从食物中摄入了大量的胆固醇,人体仍有约60%的胆固醇来自体内合成。一些高血脂患者就算长期不摄入胆固醇,胆固醇浓度最多也只能下降10%~25%。因此,哪怕是素食人士,胆固醇水平也可能偏高。刻意不吃含有胆固醇的动物性食品,也没有摄入替代性食材和营养增补剂,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反而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如需降低胆固醇水平,则应更多地考虑增加体力活动,降低腰围和体脂率,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如果以前吃了太多的肉类,不妨适度减少肉类食物的摄入量,并把一部分红肉换成少油烹调的鱼类。同时,增加豆类、谷类食物比例,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降低身体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