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 Up   Thumb Down Comments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一个提问再度引燃了大家对幸福的思考。

哈佛大学此前做过一项有名的研究:纵观一个人的人生,到底是什么让他保持健康和快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也就中国青少年儿童的快乐成长指数做过相关调查。本周的国际幸福日前后,我们也将“什么样的人最幸福”这个话题,对话一线的校长老师还有家长孩子,他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认知,也给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参照。

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更幸福



“我没有朋友。我只能一个人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放学,我很孤独。我不喜欢学校。”林丽是一所中学的心理咨询老师,不久前,一位高一男孩来找她做咨询,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刺痛了林丽的心。在她接待过的学生咨询案例中,这并不是个案,人际关系危机是不少学生的最苦涩回忆之一,直接影响了一个孩子的幸福感。

1938年,哈佛大学用75年时间,跟踪724位男性的一生,记录他们的工作、家庭、健康,观察他们的人生走向。这项调查得出的直接结论也震惊了很多人:决定人生幸福的,不是钱,也不是名利、工作,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更加幸福和快乐。

有研究发现,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更容易抑郁,因为无法通过及时的交流消散致郁因素。作为过来人的成年人也都深有体会:一旦有工作生活上的不如意,在和亲友沟通后心理压力就能疏解不少。

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曾说: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上大学的孩子缺陷更严重。良好的社交能力能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能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得到家庭之外强有力的情感支持和满足,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十分重要。

徐思是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她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和研究发现,在影响孩子幸福快乐的因素中,学业、成就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人格特质、自尊、人际关系等非学业成就因素更为重要。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社交能力差是孩子幸福之路的第一阻碍。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徐思建议家长,要重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之外给孩子留出一些和其他孩子交往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聊天、出去玩,不能过于注重文化学习而限制孩子在社交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地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比如教会孩子在交往中要懂礼貌、遵守规则、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等,使孩子成为同伴中受欢迎的人。徐思同时建议,家长要少干涉孩子们的相处过程,尤其是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建议,但尽量不要代为解决。有时候孩子自有独特的交往智慧,大人的方式不一定适用。


学习能力强的人更幸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快乐成长指数调查显示,少年儿童认为最快乐的三件事是考了好成绩、和朋友玩、被长辈表扬。年级越高,学习成绩、体育成绩越差,学生给自己的快乐打高分的比例越低;而学习成绩、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不良情绪问题更多。

对此,亲子教育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淑一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进行了解答了:“学习成绩好,给孩子带来的是正面的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相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更多的成人也意识到,终身的学习能力也直接关系到人的幸福感。知乎网站有人这样描述:“学习是个人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基石。而且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学习带来的一些正面的影响,如学历的提升、文凭的获得、专业认证的通过等,有的时候是职场发展的敞门砖。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指数。”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学习本身的乐趣也是一种幸福。塞利格曼是美国的积极心理学之父,他在所著的《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提到幸福有两种,一种是愉悦,单纯的来自于感官,是即时的,比如吃了一顿美食,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这些虽然会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受,但是暂时的,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另一种是满足,指的是经过千辛万苦获得了突破,通过努力使自己得到了提高,这样的成就感带来的是莫大的满足。

教育启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真正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的人,是非常享受这种快乐的,而且会不断的追寻和突破。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终生单身,生活非常朴实,也不追求任何的享受。他们沉浸在学习和钻研的海洋中,这种学习带给他们的满足感,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快乐所不能比拟的。采访中,不少中小学校长都直言,教会孩子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让孩子受益终身。


能欣赏美的人更幸福



“每个寒暑假,爸爸妈妈必定会带我到处游玩,森林、大海、城市、田野……他们希望我接触大自然,开阔眼界,看到更多美丽的景色。周末,妈妈经常会带我去美术馆和博物馆。”和平里四小五年级的黄馨瑶同学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谈起,她去哈尔滨太阳岛游览的时候看到小松鼠非常可爱,就动手画了一套叫《松鼠奇缘》的绘本,对画画的热爱让她更加热爱生活,努力学习,黄馨瑶希望能把这项对艺术的爱好坚持一生,因为这样让她觉得很幸福。不只是黄馨瑶,花家地实验小学孩子们在原创京剧和原创绘本课上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快乐。

花家地实验小学的安海霞校长认为,“我们的学生今后虽然不一定会成为艺术家,但他们一定懂得艺术,一定会欣赏艺术,一定会在艺术的熏陶中茁壮成长。”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但一定要具备审美力,这已经成为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共识。

审美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看待世界的角度。就这一点,多年从事美育工作的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姚志强说:“美育,不仅是让孩子收获一项技能,更是多一些情怀上的积淀,能以更善良的心态看待世界、以更宽广的情怀对待别人。”有了这份看待胸怀也就有了获得幸福的基础。

但是审美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才是培养审美力的最重要阵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冉乃彦曾明确指出,家庭美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美育最根本的指向,应该是引导孩子有美好的人生。”

教育启示:培养必不可少的审美力

对如何进行家庭美育,亲子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刘勇赫则认为,应当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体会全面的美。“最好的办法是丰富家庭生活与亲子互动。比如通过研学、游览、探险、参观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样才能体会到更全面的美。


身心健康的人更幸福



“足球项目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它在提升孩子身体素质的同时,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渗透其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在训练孩子们开展足球运动的时候,原北京国安队教练何洪光这样说,“一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一定是头脑清晰、富有智慧的。”




随着近些年来学校、社会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体能素质,体育运动不再简单地为了体测能达标,如何通过帮孩子塑造强健的体魄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幸福的基础,成为了老师和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

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任教的骆晶晶既是人民教师也是一位母亲,她和丈夫陪着孩子进行了三年的体育锻炼,让小豆芽长成了一棵健壮的大树,关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她分享道:“儿子初一时身高不足1.6米,现在已经1.76米了。在体育课上,他终于露出了自信阳光的笑容,那是一个逐梦人应有的笑容。体育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中考不是唯一目标,孩子健康成长和坚强意志才是我们的目标。”

陪着孩子锻炼是个好方法,这样做既取得了让孩子身体健康的直接效果,又做到了父母的有效陪伴。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到父母的爱。关于孩子的健康,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泓这样提醒我们,除了关注躯体健康(包括性发育、生长发育),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健康。

教育启示:敦实幸福的基础

孩子的心理健康决定性因素是良好的家庭关系。成长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兰海认为,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感受家庭幸福。这一点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家庭关系建立在有效的沟通上,这就需要每个家庭做到三点:一是家庭建立谈话传统,二是创建家庭传统活动,三是以“家庭”为单位经常参加一些组织的活动。


能照顾好自己的人更幸福



怀柔区琉璃庙小学的孩子们有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那就是每周末他们都要上一节家务课,完成各类家务活。学校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置了打扫卫生、帮家长做饭、下地干活等不同的家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一项或多项劳动。

通过家务课,孩子们掌握了许多生活技能,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从过去被动的受人伺候的小主子,变成了主动改善家庭环境的小主人。找到自己在家庭的存在感,孩子高兴了,家长也欣喜地发现了孩子的变化,真心觉得“这个活动真不错”。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家务课、烹饪课、种植课纷纷走进学校课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霞认为,通过家庭劳动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丰富生活体验,获得生活的乐趣,培养一种现代新生活的态度与方式”,她认为“这既是当下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孩子生命更好地发展的需要”。

腾讯教育曾公布过一项关于2017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的报告。调查显示,38%的大学生不会对生活费的使用进行计划和安排。而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大学生欠下巨额债务的新闻也不绝于耳。这种消费规划能力的缺失,正是由于从小缺乏独立性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光要让孩子能照顾好自己的起居或是能学会理财,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遇到事情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孩子的未来没有独立这项基本素质来保驾护航,幸福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说起这点,在国外读大二的小文说,大一时自己一个人在国外求学,脱离了父母细致的照顾,她常常觉得茫然而痛苦,有一次甚至因为找不到路,在国外陌生的街头放声大哭。

教育启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早教专家刘湘梅认为,“教孩子做事,也不只是让孩子会动动手、做些家务事,重要的是看他是不是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她强调:“培养做事的能力,其实就是锻炼孩子如何更有成效地生活,并且能够去享受生活,为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Related Artic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