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 Up   Thumb Down Comments

清华为什么成不了世界一流大学


 

最近好多人问我,贾老师你有没有看《无问西东》啊,应该是你的菜。我记得点映那天晚上,孙忠怀老师在朋友圈大赞这部片子,便想着周末去看。说也奇怪,仿佛冥冥之中有某种原因或联系,我今天下午去深大下午茶,临出门前顺手就拿了《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这本书,电影开始的时候,我差点被手上的书吓到了。

之前怕剧透没读任何影评,现在写个简评,是我对这部片子的理解。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关于“道统”的片子。用四代清华人的故事,阐释何为知识分子的责任、道德与意义。当然,我认为这个初衷当然很好,当下甚至谈这个话题都需要一点勇气。何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道统?传统上即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但是,我并不觉得用清华穿起来的这四个故事,足以向观众阐释“道统”为何物。电影固然需要简单化处理,然则太简单和随意的素材反而会伤害本意,选取的四个故事,距离“道统”都比较远,而清华校史中,当然有更好的素材去体现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精神。比如王国维自沉昆明湖,比如陈寅恪为之撰写的纪念碑铭,那是一种超越了王朝更迭、家国离乱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什么呢?陈寅恪说得很清楚: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是把中国传统的“士”之道统,演绎嫁接到现代西方知识分子的学统上,即独立而自由地追求真理,而真理是全人类的,是不分古今中西的。清华校歌中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就有这个意思在。

我不能批评导演没有拍什么,但就是拍出来的这几个故事,境界和旨趣,都大大降低了清华大学应有的高度。我来按照我的理解简单分析一下。按时间看,第一个故事是梅校长对学生的教诲。第二个故事是西南联大与十万青年十万军。第三个故事是舍得小我为国家立功。第四个故事是造福社会的为己立德。

总之,四个故事就是立德立言立功。这是叔孙豹的“三不朽”。人生在世,如何获得意义?这“三立”就是人生的意义,解决了人对终极意义的追问,从而可以流芳百世,千载留名。但这还是一种中国文化本位主义的视角,是一种简单的、粗暴的对清华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并没有认真汲取清华的思想资源。

什么思想资源?现代性转型的资源。清华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诸位大佬,终其一生,其实只在思考和完成一个命题: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中国何以从一个两千年的帝制国家,转型成屹立于现代世界的共和国家?这其中有很多次级的小命题,梁启超思考的是政治转型,王国维思考的是学术转型,陈寅恪在纪念碑铭里则表达的是知识分子的使命转型。

换句话说,百年的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命题就是现代性。大学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产物,清华大学最开始的定位是留美预备学校,属外务部办理。北大的大门朝着西开的,为什么中国大学追溯校史只追溯到晚清,而不愿意追溯到汉代的太学呢?因为大学就是西方的产物,就是晚清时欧风美雨的改造成果。

从这部片子看,导演和编剧对现代大学以及大学精神的理解,确实太狭隘太浅薄了,只到立言立功立德这样的层次。拿广告公司这事儿来说,上大学教我们行善积德吗?或是正心诚意吗?或是止于至善吗?是,但不全是。我这十年里去过清华不下十次,很少有清华人能够找到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那上面写着陈寅恪对于真理的理解,同样也是对大学要义的阐释。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的大学的学统和道统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转型的焦虑和探索,一个是在转型中如何超越中国问题,对全世界、对全人类的真理贡献。然而,编剧和导演,都没有触摸到这两个主题。他们真的不了解清华吧。

同样,如果清华仅仅只是把又红又专的爱国主义和立功主义作为自己的传统,而没有意识到上述两个问题的话,清华永远成不了世界一流大学。

Related Articals